(相關資料圖)
黑色,時常以莊重、高雅、沉靜、神秘的姿態(tài)呈現(xiàn)在人們面前,它是一個很強大的色彩,是宇宙的底色,也代表安寧,亦是一切的歸宿。
紫陶,是與天然陶土泥料俗稱“無色土”的礦產資源燒制而成的各種器皿。其中建水紫陶,與江蘇宜興紫砂陶、四川榮昌陶、廣西欽州坭興陶同被冠名為“中國四大名陶”,因為對人體有益,近年來受到人們的推崇和青睞。而當來到建水碗窯村,細心的你會有個驚人的發(fā)現(xiàn):復陶,正以它驕傲的姿態(tài)出現(xiàn)。若說紫陶是一個美麗的女人,而復陶應是一個帶有高貴氣質的貴婦,不僅有美麗的身軀,還有它高貴獨特的氣質。
紫陶每一件成品的制作都是經過泥料配置、煉泥、拉坯、粗修、裝飾、刻填、精修、粘接、燒制、打磨”這十道大工序,而每道大工序又含多道小工序,只有道道工序精心制作,才能完美體現(xiàn)紫陶的精髓。當你手捧這一精心打造出的工藝品時,就像捧著自己的孩子,它是那么嬌貴和易碎,唯恐失去??唇ㄋ咸战稚夏乔к娙f馬般涌現(xiàn)的紫陶作品,不得不驚嘆于建水紫陶的發(fā)展迅猛,短短十余年時間,就擁有了一千多家紫陶店鋪和工廠,每日的客流量和成交量讓建水越來越顯得雍容華貴。
了解了紫陶,你聽說過建水還有一種叫復陶的嗎?它就是2011年才開始學做紫陶的師正祥師傅發(fā)明的,在2016年申請了專利的“復陶”,為什么叫“復陶”呢?傳統(tǒng)的建水紫陶都是一次燒制成型就上市銷售,而師正祥的紫陶是經過兩次礪石打磨、燒制而成,所以取名“建水復陶”,簡稱“復陶”。其中含有重復燒制的意思。而“復”字在中國漢字中既有復興、復活、復燒、復磨等含義,又與“佛”“?!薄胺觥薄案弧钡茸种C音,符合中國傳統(tǒng)文化的寓意,故師正祥師傅的復陶工藝向國家工商總局注冊了“復陶”商標,并開始進入規(guī)?;a。
彝族的祖先是一個自古崇尚黑色的民族,黑色在彝人中不僅是一種顏色,更是一種民族精神的體現(xiàn),這種體現(xiàn)在社會的發(fā)展過程中逐步成為一種文化。師正祥師傅是彝族,也許血濃于水的民族精神讓他對紫陶的發(fā)展有了一種執(zhí)著,雖然五十歲才進入陶藝界,但他的勤奮好學和悟性,促成了他在建水陶藝界的“大器晚成”。一個偶然的機會,師正祥在紫陶燒制過程中看著那些出爐的碎片,在心碎中突發(fā)了靈感:把紫陶工藝變成真正的藝術品,提升它的價值意義,不僅可以使用,還可以成為值得收藏的藝術品。傳統(tǒng)的紫陶雖好,但能不能讓它更好,這就得從外觀色澤、造型設計、制作工藝等上下功夫,能不能通過再次加工讓紫陶變得更完美?師正祥陷入了沉思中……
經過無數(shù)次反復實驗與燒制,終于,黑色使這個彝族漢子擁有了成功:用紫陶成品再次加工燒制出的陶制品基本陳色為黑色,偶出高溫下的自然色彩,物件出爐后不僅色澤光亮無比,密度比重增加,抬在手中也有一種沉穩(wěn)的感覺,不易破碎。
光線的照耀下,從作品身上灼灼閃耀的光亮中,黑色體現(xiàn)了它在任何物體面前的高貴氣質,我們終于知道了黑色的魅力,終于知道了為什么黑色能成為主導。
這就是“復陶”,一個彝族漢子用勤勞與智慧開創(chuàng)出的陶藝新紀元,使建水的紫陶又有了新的發(fā)展方向。這個方向,成就了師正祥師傅的成功,讓他成為一個發(fā)明家,更成就了多少人的夢想。
“復陶”,閃耀著黑色光輝的藝術品,在短短幾年的時間,就有多件作品獲得國家級、省級等多種獎項。人們都說:只要拿“復陶”作品去參賽,獎杯肯定是會有的。這就是對“復陶”最大的褒獎、認可和肯定。愿師正祥師傅和與他一起懷揣夢想的人,在努力拼搏中,能共同擁有一份閃耀的天空。